經久不衰的經典馬面裙歸來仍是時尚頂流
央視春晚《年錦》節目上,關曉彤身穿馬面裙獻唱 圖源關曉彤工作室微博
□王崗飛整理編輯
春節8天假期里,在農村老家的廟會上、街上,記者不止一次看到了馬面裙。印象中,以馬面裙為代表的漢服,大多出現在洛陽、開封這樣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古都。在農村看到身穿馬面裙的人,多少有點新奇。而事實上,這個春節馬面裙確實很火,甚至被冠以新春戰袍之名,足見人們對其的喜愛。
>>馬面裙賣爆了<<
馬面裙賣得有多好,工廠老板最清楚。
據央視新聞報道,山東曹縣是我國的漢服生產銷售基地之一,一年的漢服銷售額超70億元。而今年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超過3億元。
浙江嘉興海寧市許村明基布藝廠總經理張明強表示,每天源源不斷的訂單讓他感覺很幸福,但做不完的訂單又讓他很苦惱。工廠里從面料加工成馬面裙成衣最快用不了兩個小時,但這樣的效率還是無法滿足訂單需求。
九派新聞的報道中,曹縣洛如嫣原創漢服總經理姚馳行表示,在為了龍年春節設計的1000多款拜年服中,龍鳳呈祥元素的馬面裙尤其受到顧客喜愛,平均一天可以賣出500多套,遠超預期。面對客戶從臘月二十九就開始的咨詢,姚馳行大年初二就趕緊開門營業,有時候甚至忙得中午沒空吃飯。
根據電商數據,馬面裙不只在春節期間爆火。淘寶數據顯示,僅2023年雙11期間,淘寶就賣出了超73萬條馬面裙,馬面裙還被評為2023年度淘寶十大商品。
多個電商平臺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月以來,漢服的搜索量暴漲,其中,馬面裙成為漢服品類下熱度最高的單品,不少熱銷單品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元。
社交平臺上,馬面裙也有著大量關注。馬面裙賣爆了等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小紅書上馬面裙相關筆記超過108萬條,抖音上多個馬面裙相關話題的視頻播放量破億次。
第一次穿馬面裙,太喜歡了,深色的刺繡太美了!有一說一,馬面裙確實好看!總要體會一次馬面裙的魅力吧!買到了心心念念的馬面裙,出去拍照!穿上馬面裙,做一回國風美少女!……這些社交平臺的帖子和留言也真切地反映出馬面裙的流行。
>>馬面裙是件圍裙?<<
馬面裙,是明清時期經典的女子下裝之一,主要由裙門、裙聯、裙脅和腰頭4個部位組成。馬面裙因形似古代城墻用于防御的馬面而得名,與作為動物的馬并無太大關系。
長期研究服裝史的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包銘新對馬面裙的描述為:中國古代主要裙式之一,最典型的馬面裙流行于清代,前后里外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外裙門有裝飾,內裙門裝飾較少或無裝飾,馬面裙側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頭偕老之意,以繩或紐固結。
在穿法上,馬面裙一般是圍而系之,類似于今天的圍裙。具體需要將裙子從后向前圍在腰上,交疊在身前,借助腰帶等固定在腰間,再用繩子、盤劃扣等扣合。
馬面裙最早的雛形可追溯至宋代的旋裙。其形制比較簡單,色彩精致,風格脫俗,起初是方便社會底層女性騎驢而設計的功能性裙裝,后來也在上流社會中流行開來。而后經過遼金元時期各地經濟往來以及多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旋裙逐漸在明代發展成為一種新的形制,也就是現在的馬面裙。明代的馬面裙在形制上并不復雜,兩側打褶,主要以舒適性為主,因此在裝飾風格上偏向于清新雅麗。到了清代,馬面裙的發展達到巔峰,延伸出百褶裙、襕干裙、鳳尾裙等諸多形式。
>>動靜之美與紋樣之美<<
褶裥是馬面裙的顯著特點,歷史上最多可至百褶。由于褶裥的存在,使得馬面裙在穿著時兼具靜態與動態之美。
傳統的馬面裙在結構設計上多為平面剪裁,因此平攤時往往保持著二維結構。但穿著的馬面裙在靜止狀態下,裙體從各個角度看都呈現出獨特的立體造型,形成了雅致的動態之美。馬面裙形制吸收胡服精華,有兩個為了便于騎馬而專門設計的群門結構。因為群門結構的存在,人體的活動范圍大大增加,這就更加凸顯了馬面裙搖曳的動態之美。
褶裥之外,圖案紋樣也是馬面裙廣受歡迎的因素之一。圖案紋樣是一種與社會和歷史有著密切關聯,且有著特殊寓意的視覺藝術。
馬面裙的圖案紋樣由單獨的刺繡織物和大面積的刺繡織物這兩個大類組成,大多為吉祥紋樣,比如松竹梅組成的歲寒三友,蓮華和魚組成的連年有魚等。常用的還有祥云、萬字、如意、龍鳳、百花、百獸、八仙、八寶、八吉祥等吉祥圖案。把這些圖案繡在裙面上,增添了服裝的裝飾性、趣味性以及審美性,也深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樣呈現中華服飾之美的馬面裙,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一度在大眾穿著的選擇中消失了。
>>馬面裙的回歸<<
20世紀20年代,社會思潮涌動,民主、自由等思想深入人心。與此同時,中國女性的裙子與西方女裙的差別越來越小,中國傳統女裙逐漸式微,馬面裙也慢慢地消失在了人們的日常穿衣選擇中。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愈發重視,審美觀念和消費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以馬面裙為代表的服飾,在文化內涵和個性化、時尚化等方面滿足了人們的消費期待。因此,馬面裙在將近一百年后的今天,又重新流行開來。
不僅如此,就在今年,馬面裙還出現在了各大春節晚會的節目中。河南衛視龍年春晚的舞臺上,演員楊冪在《入夢風華》節目中身穿馬面裙驚艷亮相。央視龍年春晚節目《年錦》中,劉濤、劉詩詩、李沁、關曉彤四位演員分別身著漢、唐、宋、明不同朝代的服飾表演。其中關曉彤穿的就是馬面裙。
相比于其他種類的漢服,馬面裙在形制上更日常,在穿法上也并不復雜。而且,為了更符合當代人的生活,不少商家還對馬面裙進行了改良,比如在側面安裝拉鏈代替傳統的腰部系帶。所以,馬面裙能在漢服品類中獲得青睞,也有其本身的原因。
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商家對馬面裙的改良、社交媒體對傳統服飾的宣傳等諸多因素一同作用,促成了當下馬面裙的大火。這其中或有偶然,但回看過往,馬面裙或樸素雅致,或華麗繽紛,它總是以其精美絕倫的樣式,展示著人們的審美變遷,詮釋著中華文化兼收并蓄的特性。到今天,馬面裙還成為一扇窗,透過它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國潮與國風的興起,更是文化自信自強的彰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