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馬面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是我國漢民族傳統裙裝中重要的一種。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稱為馬面。在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蓋位置裝飾以各式紋樣的寬邊,稱為襕。
明代婦女四時的穿著幾乎都離不開裙子,多以兩片式、四裙門的馬面裙為主。明代馬面裙的造型較為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褶為活褶。
馬面裙分為兩片,穿著時內搭褲子
搭配短上衣或長衫,成為襖裙或衫裙。上襖下裙的穿衣特征,為明代女子裝束經久不衰的典型搭配。
上襖下裙
清代馬面裙造型較為繁復,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一些馬面裙褶間還有鑲邊。
馬面上的刺繡
和明代馬面裙不同的是,清代馬面裙較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的等方式裝飾馬面。
清中期蟒紋馬面裙
禹之鼎畫中的馬面裙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