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還能火多久?曹縣沒有人擔心
曹縣,在物理層面顯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在輿論的宇宙里時常站在中心。年初,曹縣馬面裙的熱度再次席卷全網,時至年中,因季節變化,馬面裙進入銷售淡季,此時的曹縣卻多了一份從容。淡季的曹縣,如何從容,為何從容?
馬面裙還能火多久?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但從曹縣所有受訪者處都得到一個共同的態度:縱使馬面裙不火了也不擔心。曹縣漢服的淡定,底氣何來?
在馬面裙的淡季,
曹縣企業很淡定
年初,曹縣賣了3億的馬面裙依然供不應求話題登上熱搜,銷售火爆的馬面裙再度帶紅曹縣。夏日炎炎,漢服進入銷售淡季,相比起年初的火熱,步入夏季的曹縣多了一份從容。
6月24日下午,安蔡樓鎮霍莊一處新建的工廠里,4臺提花機正在運轉,花千約下紡織廠總經理安鵬直言,忙得凌晨四點之前沒睡過覺。
年初馬面裙大賣,曹縣馬面裙巨量訂單之下,馬面裙布料供不應求,一直都是客戶上門送訂單,安鵬說,現在夏季是淡季,最近才開始找客戶要訂單。
長久以來,曹縣馬面裙企業的提花布料主要來自浙江等地,本地織布機器鮮少,年初需求暴增之下,曹縣本地企業開始了行動。今年4月,安鵬購置6臺提花機,計劃未來3年內上滿22臺提花機。
曹縣花千約下紡織廠里,工人正在看護運轉的提花機。都亞男攝
現在機器24小時開轉,工人兩班倒,面對淡季,安鵬表現得很淡定,伴隨著季節更替,馬面裙企業會開始提前備貨。未來計劃上一臺定型機,多承攬一個生產環節,也能擴大業務。
這份淡定的底氣,是安鵬對于曹縣漢服產業的信任。事實上,淡季之中的曹縣,仍舊是商機四伏。
6月24日下午,來自洛陽的一位客商正在考察安鵬的紡織廠,這位客商計劃在曹縣漢服與洛陽景區之間銜接一個商機,而在曹縣,他的計劃顯然能得到很好的滿足。
目前,曹縣已成為中國漢服生產銷售基地之一,擁有漢服上下游企業2473家,2023年漢服網上銷售額達到72.15億元,增長44.3%,線上線下銷售總額突破百億元大關,占全國的40%以上。今年前5月,曹縣漢服網絡零售額29.2億元,同比增長8.55%。
曹縣漢服產業集群化的成熟度,可以用一個5公里定律來形容:從染色、剪裁到成衣,一件漢服在五公里以內的范圍便可完成。
這份產業化的成熟,與曹縣漢服的起源地特點密不可分。大集鎮和安蔡樓鎮是曹縣電商及曹縣漢服產業的起源地,鄉鎮的熟人社會促使一個產業輻射整個村鎮,鎮上隨處可見的繡花、印花、制版、壓褶、熨燙包裝、激光切割等門頭店,細致地把漢服制作的每個環節分割成一個單獨的工種,互做賣水人,搭建起一條產業鏈,共同致富。
曹縣漢服形成如此之大規模,其中一個原因頗具曹縣特色——人口多、勞動力豐富。山東人口大縣曹縣常住人口約136萬人,漢服從業者接近10萬人,也就是說,曹縣大約每14個人中便有1人從事漢服相關工作。
安鵬說,目前曹縣有4家提花機面料廠。馬面裙爆火之后的產能之困,伴隨著提花機增加而逐步緩解,也正是曹縣漢服產業鏈不斷完善的縮影之一。
出海!
漢服的另一條好賽道?
孫康佳的判斷應驗了。
2021年年底,大集鎮孫莊村黨總支第一支部書記孫康佳告訴記者一個判斷:跨境電商是趨勢,但那時無人肯做,村里人還沒看到做這個的人一年買上車、買上房的。
今年春天,曹縣原創漢服產業發展中心設計總監孟曉霞跟隨省級活動一同出訪意大利、瑞士、法國,隨身攜帶了15套曹縣的漢服,原本沒打算賣,計劃用來展示與留念,當時15套漢服被‘瘋搶’了,連身上穿的一套漢服也被買走了。
孟曉霞這次出國的感觸很深,她也由此看好漢服的海外市場,出海,是很好的一個端口。
孟曉霞參加 山東手造走進意大利展示推薦活動。受訪者供圖
例如,在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搜索可得知,一條馬面裙售價約40-7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0元-500元,相較于國內的平均售價一二百元,海外市場果不其然是令人垂涎的香餑餑。
餑餑雖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來咬一口。時隔三年,孫康佳仍舊認為,跨境電商仍舊是一門好生意,但這是有門檻的。
相較于國內,現在海外市場這一賽道競爭小,且售價高,利潤率也會更高,孫康佳指出,跨境電商平臺規則比較多,理解且利用好規則有難度,適合學歷高的人做。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好量。跨境電商平臺對現貨要求高,貨物需要提前運至指定倉,如若控制不好量,倉儲費、運輸費、銷毀費等費用也是一筆成本。
三年之后,作為曹縣漢服發源地之一,大集鎮的面貌煥然一新,在街道上走幾步便能遇到一家又一家的漢服展廳。這種新是和曹縣爆火息息相關的。
2021年之前到我們這里來,看不到產業、看不到東西,因為都是家家戶戶在網上賣。伴隨著流量涌入,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人來參觀,鎮上有頭腦的人抓住商機做展廳,尤其是馬面裙火出圈后,有很多人想來這里采購,于是鎮上新開了好多展廳。孫康佳解釋道。
悄悄改變的鄉鎮,展廳多了起來。三年之后,又會是一番什么景象?孫康佳描繪著未來,再過三年你來會感覺又不一樣,新出現的東西會越來越多。因為年輕人都在家,思想比較超前,有一些新鮮事物肯定會去慢慢鉆研,三年以后會變得比現在更好。
產業發展的蝴蝶效應,還體現在人口流動上——曹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截至目前,曹縣累計實現返鄉創業11.2萬人、創辦各類經濟實體4.3萬家,吸引博士2人、碩士50人、大學生1.1萬人返鄉從事電商產業,帶動35萬人就業。
馬面裙還能火多久?
曹縣沒有人擔心
馬面裙還能火多久?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但從曹縣所有受訪者處都得到一個共同的態度:縱使馬面裙不火了也不擔心。
任何事物發展的規律是有曲線的,馬面裙也不會突然不火了。山東曹縣洛如嫣漢服品牌總經理姚馳行認為,因為馬面裙現在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咱們是人口大國,這個市場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也不排除會有下一個新品來替代馬面裙成為下一個‘爆品’。
安鵬一直很淡定,即便馬面裙沒有那么火了,但馬面裙的需求還是長期存在的。同時,提花機版面寬,能做的東西挺多的,例如還可以做宋錦、真絲、墻布、窗簾布,我不害怕馬面裙不火了,因為有太多可以供應的。
其實總結曹縣漢服企業的想法,本質上是對于漢服日常生活化的文化自信以及產業自信,相信總有下一個爆品出現,相信漢服會開拓出更大的消費市場,而基于此,背靠曹縣如此之大的漢服產業規模,企業不愁發展,對馬面裙火多久的命題便鮮少擔憂。
曹縣馬面裙。都亞男攝
曹縣漢服。都亞男攝
曹縣漢服產業規模大,在眾多報道之中常被提及到兩個為人詬病之處——同質化、小作坊。實質上,這兩個可以互通理解:曹縣漢服主要分布在8個鎮街,大集鎮和安蔡樓鎮兩個鄉鎮占比近80%,往往都是各家各戶來生產銷售,個體小作坊較多,產業規模由此集聚,同質化現象也隨之產生。
不過,現在的曹縣漢服生產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從仿制其他店鋪產品到自主設計生產,從單一簡單布料到高檔專用布料,從大路貨到品牌化。簡言概之,曹縣漢服產業正在逐步規范化。
6月24日上午,姚馳行步入直播間準備開播,一間間直播間外是有愛共創直播基地的漢服展廳,在這里,從馬面裙到夏季改良版馬面裙,從新中式學士服到婚服喜袍,從各個鄉鎮商戶手中挑選而來的精品漢服在此一一陳列,等待直播間里的消費者挑選下單。
龍頭帶動,正在改寫曹縣漢服的小鎮模式。有愛云倉直播基地是曹縣漢服的龍頭企業之一,也是曹縣第一家以倉播模式為主的直播基地,通過 線上直播+線下展廳,幫助不具備直播展示條件的漢服生產企業集中展示直播,成為當下曹縣原創漢服銷售的重要平臺。
曹縣有愛共創直播基地一間直播間里,一位主播正在直播。都亞男攝
此外,洛如嫣、花神記、辰霏服飾、起航服飾、光宿、呦呦鹿鳴等曹縣本土品牌逐漸向行業頭部發展。據悉,安蔡樓鎮逸貝漢服工作室戚永生產的一件定制漢服,賣到了3.5萬元。
制定漢服標準,是目前曹縣的又一個新方向。截至當前,漢服生產行業內尚未建立成文的標準規范,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劉霞說,現在有一個初步計劃,申請成立漢服的行業標準,出臺標準文件,我們想制定標準,引領漢服行業規范化發展。
當被問到馬面裙還能火多久時,孫康佳沉默一小會兒后指向窗外的一家饅頭鋪,這家饅頭店在網上一年能賣幾百萬元。
只要有產品,我們都能賣得出去,孫康佳繼續說道,因為我們這里的人都經過了5年甚至10年做電商的經驗沉淀,電商基本套路已經學會了,只是產品不同而已。如果發現一個新商機,大家肯定會很快去做,擴大規模。我們不光局限于演出服、漢服,下一步還有可能做時裝,因為我們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沒有電商就沒有曹縣漢服的今天。劉霞總結道。曹縣21個淘寶鎮、176個淘寶村,分別占全省的1/10、1/5,其中淘寶鎮數量位居國內縣域第一,曹縣的安蔡樓鎮是全國淘寶村最多的鎮。現如今,淘寶鎮的概念已經不再廣泛提及,但這個概念的含義仍舊在延續:電商思維很關鍵。
顯然,曹縣的電商基因已深刻于骨。在曹縣這片電商熱土上,相關配套服務與經驗成熟,何愁不會誕生出下一個馬面裙呢?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都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