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馬面裙何以“出圈”又出彩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艷粉 陳淑婭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為服裝時尚行業注入新的創意和靈感,將更多優秀傳統服飾文化融入服裝設計。這不僅能夠提升產品的文化價值,還能滿足消費者對獨特性和差異性的需求。當下,火爆全網的曹縣馬面裙,正是設計師們將中國傳統東方美學融入現代元素和審美需求的最好展現,從而讓中國傳統服飾煥發新的生命力。3月19日,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采訪了漢服愛好者、相關學者,聆聽他們講述馬面裙的時尚魅力。
傳統服飾火的背后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東方之美強調和諧、平衡與意境,注重服飾與自然、人體的和諧統一。傳統服飾中的圖案、色彩、線條等元素,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服飾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束之高閣或僅作為特定場合的裝飾。
直至2003年11月22日,一位名叫王樂天的漢服愛好者身穿漢服走在鄭州街頭,被媒體報道。漢服至此才算第一次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在大眾視野里。隨后,不少漢服愛好者穿漢服頻頻走入大眾視野,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服飾。
2022年7月16日,某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的一款中長半裙疑似抄襲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在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多次登上微博熱搜,讓馬面裙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國人重視。
為讓世界看到、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服飾,中國留學生們不遺余力地在各個國家宣傳,有穿漢服、舉國旗參加大學畢業典禮的,有在畢業典禮上穿漢服行中國禮謝師恩的,有頭戴簪花、身穿馬面裙逛街的,有穿漢服在街頭演奏古箏的,有穿漢服在街頭展示中國功夫的……這都是中國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和向往,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現,也是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力量。
當然,現代傳播手段也為傳統服飾的推廣提供了便利。通過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渠道,更多人可以了解、接觸傳統服飾,感受其獨特的魅力。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不僅促進了東西方文化融合,也為傳統服飾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菏澤,越來越多人喜歡傳統服飾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漢服早已從小眾青年群體的文化表達符號,逐步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在審美變化的背后,避不開的是蘊含在漢服中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推動青年群體走向潮流前沿。
漢服本就是非常漂亮的衣服,是中國傳統服飾,人的審美自古以來大致相同。漢服文化研究者王先沖說。
王先沖是菏澤漢服活動召集人之一,在傳統禮儀、漢服文化、國學經典解讀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經驗。
2012年,我穿漢服上街,經常被人誤解,很多人以為我是演員、戲曲演員。那時候,漢服愛好者或多或少地受到不理解和質疑。當時,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漢服。王先沖說。
目前,王先沖正在積極籌備漢服愛好者的花朝節活動,打算集結一些漢服愛好者穿漢服到牡丹園進行春游、拍照,向更多人普及中國傳統服飾知識。去年參與花朝節活動的漢服愛好者有300多人。現在,咱菏澤漢服愛好者越來越多了。他欣喜地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和藝術追求越來越高,這也是漢服火的一個重要因素。
王先沖說,馬面裙僅僅是漢服的其中一款,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漢服的其他款式。比如,宋代的百迭裙,有很多細小的褶子,特別漂亮,甚至可以與現在的時裝搭配起來;或者是唐代的間色裙,也很漂亮,與馬面裙一樣,完全可以適應當下的生活。
傳統+時尚成就國潮
傳統服飾魅力首先體現在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上,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通過花紋和色彩展現了傳統審美觀念中的吉祥、美好和和諧。
菏澤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韓素娟畢業于北京服裝學院,一直在關注母校的發展。母校設計專業有一位服裝設計師,也是從事馬面裙設計的。她把馬面裙稱為‘新中式的時尚力’。現在的馬面裙既有中國傳統的元素,又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是一種‘國潮’。韓素娟說。
每年4月,在菏澤各大牡丹園,都能看到身穿中國傳統服飾的人群,不論是旗袍還是漢服,他們在牡丹花前拍照打卡,充滿了自信。他們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讓人看了是自然的,是從心底認可的,并不是因為它時尚或這一陣比較熱就特意去穿,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是一種非常大的變化。
韓素娟認為,馬面裙走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形制本身及其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細細品味,究其根本,除去新鮮感、流行之外的因素,馬面裙火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既好看又好穿,性價比高,時尚又百搭。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凈面的針織衫、白色T恤,還是V字領的襯衣、中式的盤扣服裝都可以搭配馬面裙,而且看起來很時尚。韓素娟說,馬面裙在搭配上推出很多新意,正是這種創新搭配提升了其時尚度。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推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喜愛傳統文化。傳統服飾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年輕人可以通過服飾更加深入地了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