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的前世今生:你真的了解馬面裙嗎?
漢服復興活動以來,明制漢服是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不僅因為明朝文物保存相對完好、漢服商家們能夠做出復原的款式,還因為明制漢服華美雍容、風雅別致,看上去賞心悅目!
說到明制華服,不得不提及馬面裙。今天華服時課為就將為大家科普一下如今也很流行的馬面裙,一起來感受數百年前的大明風華!
什么是馬面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稱為"馬面",因為其兩側打褶,所以絲博將稱之為"側褶裙"。不論上衣長短袖型,明代婦女穿著的裙裝,多以"兩片共裙腰、四裙門"的馬面裙為主──四個裙門在穿著后,由于前后交疊,只會看到兩個馬面。
一般認為馬面的前身是宋代的兩片裙,之后發展為在腰側打合抱褶的裙式。
▲馬面的前身,宋代黃升墓出土兩片裙
我們從明代出土的一些文物,也可以看到從兩大片布拼接,到腰側有打褶的發展痕跡。
馬面裙為什么叫"馬面"?
馬面裙可能是服飾史中的稱法,明人其實沒有使用馬面裙這個詞匯,只有將裙門結構稱之為"馬面",而未使用"馬面裙"一詞。
而馬面也跟一般人想到的馬沒有關系。"馬面"其實是建筑上的詞匯,以下引用維基百科:
敵臺,又稱馬面,是在城墻或城池旁突出的塔樓式建筑,在正面或兩面突出城墻外,其主要功能是加強防御與攻擊墻底敵軍。
清代漢人女子所著馬面裙較為繁復,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一些馬面裙褶間還有鑲邊。清代馬面裙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等方式裝飾馬面。
接下來為大家放出一些歷史中馬面裙的樣式
魚鱗百褶月華馬面裙 (清末時期江南女子用)
紅色暗八仙蝴蝶鑲邊闌干馬面裙 (清末時期山東女子用)
玫紅色暗紋提花刺繡闌干馬面裙 (清末時期中原女子用)
紅色刺繡闌干鑲邊貼邊馬面裙 (清末時期山西女子用)
淡黃色暗紋印花絲綢刺繡馬面裙 (清末時期山西女子用)
我們現在穿的馬面裙與歷史時期的馬面裙相比,你更喜歡哪種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