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宋錦外套……“新中式”穿搭頻上熱搜“新中式”到底新在哪?
春節將至,不少朋友都會為自己或家人添置新衣,這也是咱中國人過春節的傳統習俗。
說到穿,最近什么最流行?
盤扣皮衣疊穿帽衫,宋錦外套搭配牛仔褲,針織毛衫配馬面裙……
隨著‘新中式’穿搭為什么年輕人都喜歡‘新中式’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不難發現,這種將中式元素與現代潮流雜糅的設計風格,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在某社交平臺,截至發稿,‘新中式’穿搭相關筆記已達222余萬篇,熱度最高的一篇獲贊15萬次。
某電商平臺,新中式穿搭近七天熱度飆升64%,熱度超過482.1萬。另據該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中式服裝市場規模已達10億元級別。
消費者究竟為何越來越青睞新中式?新中式到底新在哪兒?

王女士:這個衣服是對襟的,上面這個盤扣一看就跟其他的衣服是有所區別的。
來自河南洛陽的王女士是新中式服裝的新粉兒,春節將至,她來到洛邑古城想為自己挑選件盤扣款式的外套。
王女士:新中式的這些衣服它這些細節之美是其他衣服不能比擬的,所以說我非常喜歡。
洛陽大袖衫非遺傳承人張志曉過去主要研究復原漢魏及隋唐時期的服飾,這兩年隨著新中式服裝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張志曉的新中式設計款訂單越來越多。
張志曉:今年是龍年,龍的傳統紋飾更受歡迎一些。今年的服裝男士中華小立領特別多,而且上面有很多吉祥的紋飾,比如說像江水海牙,像一些云紋;更多的女士們喜歡比較艷麗的色彩,比如說像今年特別流行的宋錦,各種色彩都有,中國傳統紋飾制造出來了很美的布料,做出來的衣服也非常時尚,而且也有中國元素在里面。
和張志曉同樣忙碌的還有山東青島即墨區一家服裝生產企業的設計師范蕓蕓,她的工作間內富有暖意的絨類面料、鮮艷的中國紅以及醒目的龍元素,把農歷龍年的氛圍拉得滿滿的。
范蕓蕓:我們今年發現市面上比較流行這種絨類的設計,我們今年在設計上也添加了一些絨面的面料,像搖粒絨,還有復合的奧利絨之類的。在圖案設計上,今年結合了平面跟立體突出的這種,比如說我們會先印一個平面的龍、龍頭,然后把這個耳朵做成立體的,這種平面與立體結合的這種方式。
消費者究竟為何越來越青睞新中式?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時裝設計方向教授李寧認為,隨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整個社會形成群體意識,服裝也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交融碰撞的載體,即承載內涵又體現需求。
李寧:其實中國的傳統服裝屬于上下連屬式的,很少衣片進行分割,不像西裝把袖子單獨縫制,重新裝上,我們很少在中式的服裝里看到這樣的切割方式,即使有切割也基本上都是在衣服的邊緣做裝飾處理。所以我們的中國服飾的一個特征可以用四個字寬衣博袖來描述。比如說肩部它是一片連在一起的造型結構,我們叫它連袖結構。還有衣服領子重疊交合而成(交領式的重疊閉合)。當你穿上這樣衣服的時候,你的活動不會受到過多的限制,不會受到阻礙。這種中式服裝本身的這種一體性、完整性所體現出的這種包容性,就讓人穿起來感覺非常舒服,很愉快。這種包容性恰恰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
此外,在各類明星、達人、博主的帶動助推下,新中式服裝成為被流行趨勢眷顧的幸運兒。于是,包括青島某服飾企業銷售負責人劉紅巖在內,許多商家都觀望到風口并提前布局。
劉紅巖:10月份全部上架,總銷售數量是在7萬件左右,翻了一倍,因為款式的增加,豐富度比較高,所以銷量也比往年也會增加,銷售額初步看了下,大約是五十到六十萬元。
除了為傳統節日購置禮服,近年來,新中式服飾也逐漸走向日常,不少消費者熟知的服裝品牌,也都推出了新中式產品線。無論線上線下,作為新品的設計款式也被置于顯眼位置。洛陽某商場營銷部負責人孫鈁:
孫鈁:對比往年,我們服裝類,家居品特別是女裝和童裝類,加入了更多的中式的元素,特別是現在臨近過年,新中式的旗袍類、大衣類、童裝漢服類以及帶有中式特點的床品和茶飲類的銷售占比對比往年都有將近20%的提升,因為今年很多的女裝和童裝的服裝里面加入了新中式的元素,我們大概估算了一下,新中式的這個風格的占比,應該有15%的占比。
消費端需求的增長也給上游供應端帶來了無限商機。在浙江海寧許村某紡織企業的廠房里,24臺大提花機器正24小時不停歇生產馬面裙面料。公司負責人張永明坦言,企業曾經80%的家紡產品出口中東、非洲等國家,受到國際局勢以及美元加息等影響,銷量大幅下滑。一籌莫展之際,一個30萬米的馬面裙面料訂單讓他察覺到新商機。
張永明:今年訂單也確實是比較爆。投資了2000多萬,訂了這批機器,有這么個契機一定要把握。
擁有設計、生產、銷售馬面裙全產業鏈的某企業負責人王超說,團隊從只做面料到制作成衣,他們自主設計制作的馬面裙很受年輕人歡迎,考慮到發貨時限、制作周期與庫存,面對瞬間激增的訂單,有時團隊不得不提前結束直播:
王超:我們也是先是跟人家合作,然后自己也逐漸地在建團隊。最好的三十幾萬(銷售額),因為沒貨了,播了一個小時下播了,都得承諾48小時發貨。
從小眾圈層發展至今,新中式服裝的受眾更廣,賽道中的玩家也更多了。未來新中式還能火多久?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時裝設計方向教授李寧認為,新中裝一方面從內在的精髓上和服裝的形式結合在一起,同時又和今天的生活產生緊密聯系。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繼續深耕這個細分賽道的空間廣闊。
李寧:我想今天的新中式所說的新字,恰恰應該體現在和當下生活的連接這個層面,所以新字里除了對傳統的色彩寓意和理念的傳承以外,它還應該包含了生活中的流行性和生活實用性的一面,包括服裝的功能性。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應該追求兩個原則,第一個是好看,第二個是好穿。好穿里就體現了功能性。功能性和穿著場合都要符合今天穿著者的一些真實需求,我想在未來的設計中會形成更新的一種潮流,也應該把它變成這種新中式產品未來的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