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美麗——馬面裙
關注西研會青年分會頭條,了解更多傳統文化小知識~
引言
最近一則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短短幾小時就擁有千萬瀏覽量,那就是迪奧被疑抄襲中國馬面裙。在引起千萬網友熱烈討論的同時,有不少網友也好奇:什么是馬面裙,馬面裙的種類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詳細講解一下傳承千年美麗——馬面裙。
服飾介紹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前后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裥,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也是中國古代漢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是明清時期漢族女子最重要的著裝款式。前后里外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裥,以繩或紐固結。馬面裙風格從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華麗富貴,再到民國的秀麗質樸,無論怎么變化,馬面結構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著。
樣式介紹
明代馬面裙較為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為活褶。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馬面裙,有裝飾底襕的,有裝飾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漢人女子所著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馬面裙不重視馬面的裝飾,多與裙襕一體。
服裝搭配
上襖下裙,為明代女子裝束經久不衰的典型搭配。
明代婦女下裳主要著裙,婦女四時的穿著幾乎沒有一處能夠離開裙子。裙以兩片共四裙門的馬面裙為主,這樣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現端倪,明代則進一步發展為在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此即馬面。在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蓋位置飾以格式紋樣的寬邊,稱為襕,極具明代女裙風采。與各式的或長或短上衣搭配,成為襖裙或衫裙,如此兩截穿衣的特征,并一直貫穿于后世。
服裝種類
月華裙
明朝末年,裙子增至有十幅布幅構成,腰間褶裥愈來愈密,每個褶裥的顏色不同,褶裥內花紋圖案不同,色彩嫻雅,輕描淡繪,風吹時如月華一般,故名月華裙 。
清代馬面裙
清代男從女不從漢人女子得以在服飾上依然繼續傳承明代樣式,馬面和裙襕的裝飾較為繁復,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裙子變為死褶,褶子之間還有鑲邊,衍生出側裥式、襕干式、鳳尾式等形制類別。
歷史價值
明清時期,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的時期,這同樣也體現在了作為歷史上政治經濟客觀反映的服飾文化上。清代是以滿族為核心建立的中國最后一個君主集權制王朝。滿族統治者為了滿足統治需要,強迫漢人依照滿族服飾剃發改裝,形成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服飾變革,導致滿漢民族矛盾尖銳。為了緩和矛盾,清政府又頒布了十從十不從的法令,其中男從女不從使馬面裙作為漢族女性服飾得以傳承。
結語
馬面裙不僅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服飾美麗,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但在傳播文化的同時我們要注意文化入侵的問題,積極保護我們自身的文化。
排版|王勇超
編輯|孫浩瑩
審核|王勇超
校對|康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