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哭!大家喜歡馬面裙的原因竟然是……
隨著漢服的發展和復興,馬面裙的熱度也在一天天增加,甚至成為了不少人衣櫥里的寶藏單品。尤其是在去年迪奧的馬面裙事件后,趙小姐能夠明顯感覺到,大家對于馬面裙的關注度更高了。
其實早在2019年,趙小姐就有將馬面裙通過《中國名伶》的形式去呈現,以及2020年的《中國燈籠》,希望可以通過當下的時尚語言去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馬面裙全球化,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
馬面裙:中國的奢侈品
前幾天趙小姐在網上看見,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上半身穿著一件深綠色襯衫,下面搭配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紅色馬面裙,紅綠撞色的穿搭,透露出一種別樣的精致。
文化是流動的,對于文化的傳承,束之高閣并不是保護,最好的方式是使用。
我們常常形容服飾是人的第二層皮膚,其實它也是我們國家的皮膚,因為有著豐富的內涵,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才會幻變出各種絢麗多姿的表現形式,每個人衣著的背后都是民族文化的沉淀,記錄著當時的社會風尚和發展水平。
馬面裙最初是為了方便女子騎馬而出現。你們知道嗎?宋代馬面裙已初具雛形,明清時期最為經典流行。不過明代的偏清麗高雅,到了清代,更加的華麗富貴,象征著美好的寓意。
明代馬面裙文物
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林黛玉穿的這條裙子,就是一條白色繡花馬面裙,就像她的人一樣清雅,散發著淡然恬靜的氣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沒有什么奢侈品牌,也沒有一個奢侈品牌能夠代表中國。不過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手工藝無不是中國奢侈品的代表。
馬面裙在中國流行了600多年,它的設計和制作需要高超的技藝,通常需要采用絲綢等高貴的面料,裙擺和腰帶上常常裝飾有精美的刺繡、繡花和亮片,富有文化藝術特色。
HUI米蘭時裝周《中國名伶》LOOK
HUI米蘭時裝周《中國燈籠》LOOK
時尚的盡頭是傳統,這句話在馬面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趙小姐看有人說中國沒有奢侈品,心里是一萬個不同意的。鳳冠霞帔、金飾玉器,用料之奢華、制作之精湛,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奢侈品不僅僅是昂貴,更在于細節的精雕細刻,以及其獨特的品味為人們帶來的極致的感悟,強調內在精神的共鳴。隨著國人民族自信的升溫,中國年輕的高端消費群體對中國文化也有了更強烈的認同感。
你不知道的馬面裙
眾所周知,馬面裙是漢服的一款代表性服飾,前后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裥,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而馬面原指的是一種防御設施,最早出現在內蒙古自治區,三國以后才在中原地區逐漸流行。
在20世紀50年代的《服裝》雜志上,就有以馬面裙為靈感設計而來的女裙。1981年,英國戴安娜王妃在晚宴上,在諸多衣服里挑選了兩件風格截然不同的款式,上衣是一件有蕾絲花邊的泡泡袖白色真絲襯衫,下半身穿了有著濃濃中國風的馬面裙。
紅色代表著吉祥與喜慶,看上去十分的典雅,戴安娜王菲別出心裁地打扮,很是驚艷奪目。
還有凱特王妃身著白色刺繡馬面裙參加英女王90壽辰,勾勒出身體曼妙的線條,傳統與現代主義的美感交錯融合,既顯得干練利落,又不失女性柔美。
和其它的漢服比起來,馬面裙在穿搭上的可塑性和使用性都很強,可以搭配新中式單品,也可以搭配日常衣物。不少時髦精還借助馬面裙寬闊的廓形和硬朗的線條,玩起了無性別穿搭,打破傳統的束縛,走向更自由的邊界。
傳統的馬面裙或許古色古香,但是改良后的裙子也別有風味,同時也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一條馬面裙,一段文明史。在不同的時代語境下,馬面裙始終煥發著生機活力,與時俱進。
往 期 回 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