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博物館:正宗馬面裙
馬面裙,古代中原女子傳統服飾。起源宋代的旋裙,為方便女子騎驢而設計的開胯之裙。到明代,發展成馬面裙。從皇后到百姓,都喜歡穿馬面裙。
清代雖然滿族剃發易服,但只針對男人,漢族女子服飾基本不變,漢族女子繼續穿著馬面裙。與明代馬面裙的清新淡雅不同,清代馬面裙華麗富貴。
民國初期,馬面裙依然傳承著清代風格。女性開始走出家庭更多地參與社會生活,時裝簡化是大趨勢,中西方裙子的差距越來越小,馬面裙逐漸沒落了。
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展中展出兩套清代漢族女裝,上身為寬大女褂,下裳為馬面裙。
中國絲綢博物館展出的兩套清代漢族女裝。
黑緞地彩繡折枝花卉女褂和大紅暗花緞地繡人物小景紋馬面裙。
這繡工也太好了吧。
袖子很寬大,袖口也有精美的刺繡。
這刺繡得花多大功夫。
清代馬面和裙襕的裝飾較為繁復,褶子細密。
這可是手工刺繡,這邊得繡多長時間?
過去人的配色真是絕了,怎么都覺得好看。
如果有一套這樣的裙子,即便不穿,也要掛著欣賞。
過去的衣服,當然的大戶人家的衣服,布料好、手工好、寓意好。
馬面裙正中滿繡的部分是馬面,此處前后是有交疊的,馬面兩側打褶。
這樣的布料、這樣的手工,再也沒有了。
推薦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