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馬面裙火上熱搜,當地人在家熨衣服都能掙錢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葉 記者 荀超
繼馬面裙成新春戰袍并熱賣3個億后,400名大學生回曹縣小鎮賣馬面裙再次登上熱搜。曹縣,這個近年來頻繁進入大家視野的山東小縣城,如今正與漢服進行深度綁定。為什么大家熱衷于馬面裙?曹縣馬面裙行業有多火?3月2日,封面新聞就此采訪曹縣馬面裙商家與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相關人員。
從賣辣椒到馬面裙
利潤翻了十倍不止
你稍等一下,我下播了給你回話。記者聯系上曹縣馬面裙商家吳先生的時候,他正在短視頻平臺直播,主播是他的愛人,而他負責看后臺評論,回復粉絲留言。下播后,售后、客服、主播和老板一行12人將根據訂單數量打包發貨。
我們直播間每天都要賣出去600-800條馬面裙,一般要忙五六個小時,訂單太多了。從去年五月份開始,他平均每次直播1.5小時,最近生意很火爆,現在貨源跟不上,斷貨了,有時候只能停播。
我以前是做農產品的,主要賣辣椒。吳先生是曹縣本地人,去年5月他放棄了農產品生意,在安蔡樓鎮專心做起了馬面裙。乘著傳統服飾的東風,吳先生在本地的實體店和電商平臺一年營業額加起來超過了2000萬,利潤比賣辣椒多了十倍不止,按照現在這個熱度,我2024年準備沖擊5000萬銷量。吳先生對此信心滿滿。
馬面裙的高利潤,得益于廣大的市場。根據吳先生向封面新聞記者的介紹,同屬于漢服,但馬面裙不需要繁復搭配,而且對身材的包容性更高,襯衣、新中式上衣,甚至是T恤和衛衣都能和馬面裙搭出不同的美。記者在某電商平臺女士漢服熱賣榜中發現,好價榜熱銷榜好評榜榜首都是馬面裙。
![]()
當地居民在家里接單熨燙馬面裙 受訪者供圖
同時,曹縣完整的漢服生產鏈也給馬面裙的熱銷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曹縣在成為漢服大縣之前,也是全國有名的影視服裝生產基地,其設計、生產、銷售線十分成熟,而漢服熱度起來后,曹縣借助互聯網成了全國重要的淘寶產業集群。
訂單太多了,我每天大概需要訂10萬元的貨,不夠賣,聯系的兩個廠家忙不過來,只能在村里找幾家人幫忙。據吳先生所言,曹縣很多人家里都有專用的熨燙機,包括我家也有一臺。一臺熨燙機成本在2000元左右,從學習到使用,也就一兩天時間,據吳先生所言,馬面裙所需的面料需要從浙江等地運回,到達曹縣以后,從裁剪、合片、上腰頭、壓褶、熨燙等加工流程開始,馬面裙的利潤可以從工廠覆蓋到家庭。就以熨燙為例,這種小型熨燙機的運轉,給家庭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一條馬面裙的熨燙費大概在1-1.5元,一天下來不間斷的話,熟練工做200條還是可以。而現在機器根本閑不下來,訂單已經爆了,沒有特別好的關系,別人還不給你弄。
此外,馬面裙的售后處理也相對更為簡單。馬面裙哪怕客戶退貨回來,大多數時候我們清理熨燙一下也不會影響二次銷售,但漢服不一樣,它面料更薄更透,容易壞、容易臟,退回來不好處理,損耗就大了。
面對馬面裙的質量問題,吳先生也坦言,好的面料成本高,很多人沒有那么多資金,而市場又那么龐大,不過消費者是有甄別能力的,質量差的退貨率很高。
熱度源自漢服文化傳承
原創的守護需共同努力
馬面裙的熱度,或者是漢服的熱度,它其實是我們文化自信、文化傳承的體現。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文化專委會執行主任施倩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曹縣的這波馬面裙熱度其實并不屬于曇花一現,得益于漢服文化的廣泛傳播,以及馬面裙的搭配優勢,從十多歲到四五十歲的女性都能通過馬面裙體會到漢服文化的魅力。
但原創是個嚴肅的問題。在施倩看來,目前的馬面裙設計存在高度雷同、風格單一的問題,盡管有插兜等創新設計,但總體來說趨向于同質化。像形制這些有相對應的規范,所以漢服的原創設計主要體現在面料、圖案、花紋等方面。施倩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國內做馬面裙原創設計的難度很高,因為漢服的設計,包括任何文化產品的設計,需要對文化有足夠深、足夠正確的理解,還需要尊重人們的使用習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當地居民正在家里裁剪漢服上衣 受訪者供圖
此外,保護版權問題也值得注意。在施倩看來,原創保護需要多方的努力,不僅僅是制度上,還有我們的廠家、消費者,在生產漢服、喜歡漢服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只有充分了解了漢服的工藝、特點,才能使傳統文化在傳承上更有生命力。施倩還建議國內的漢服生產形成一個良性的合作模式,負責原創的地區做好設計,有強大生產能力的地區負責加工,推廣和宣傳又可以借助電商業發達的地方。施倩說。
延伸閱讀
春節期間,穿漢服、拍美照,成為不少中國人充滿儀式感的過年方式。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山東菏澤市曹縣是中國漢服、演出服主要生產銷售基地之一,去年的漢服銷售額超70億元。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當地漢服產業今年春節期間銷售額已超3億元。
![]()
圖為街頭穿著漢服的女生們 圖源網絡
多個電商平臺的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漢服的搜索量暴漲,其中,馬面裙成為漢服品類下熱度最高的單品,不少熱銷單品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元。不過,馬面裙銷售火爆,卻成了馬面裙生產企業幸福的煩惱。
忙得沒空吃午飯連模特身上那件都賣了
據九派新聞,曹縣洛如嫣原創漢服總經理姚馳行說,為了符合龍年春節的新年氛圍,生產線設計了1000多款拜年服。其中,龍鳳呈祥元素的馬面裙尤其受到顧客喜愛。平均一天可以賣出500多套。
春節期間,漢服銷售如此火爆,遠超出姚馳行的預期。她表示,本以為會過個輕松年,沒想到從臘月二十九就開始有客戶一直打電話咨詢是否春節期間開門營業,于是從大年初二,部分員工探親結束后,就趕緊開門營業。她說,春節期間,忙得中午飯都沒空吃。
![]()
圖為生產廠家受訪,其表示正在不停趕工
姚馳行說,她一直想通過漢服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今年,她接到不少海外訂單。外國友人也穿上我們做的漢服,讓我非常感動、振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值得了。
據大眾日報,春節前,曹縣辰霏服飾有限公司總設計師孟曉霞設計了一款龍年披風,備貨兩萬余件,因設計較為個性化,顏色素雅且售價較高,孟曉霞認為不會賣得特別快,沒想到很快銷售一空。我給自己女兒留的尺碼都沒有了,甚至連模特身上那件都賣了。孟曉霞說。
漢服火熱的銷售景象從年前一直延續到了年后。姚馳行說,大年初一她就要接到很多顧客催營業的電話,開門后展廳里熱鬧得像趕大集。懷里抱著孩子的、攙扶著老人的,男女老少熱火朝天地選衣服。
孟曉霞表示,今年產品幾乎全部售罄,沒有積壓庫存,能騰出更多資源準備2024年的春款。目前我們已經大批量生產了,正幾十萬件備貨。
訂單太多,廠家苦惱:
還欠客戶3萬多條馬面裙
據央視新聞,多個電商平臺的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漢服的搜索量暴漲,其中,馬面裙成為漢服品類下熱度最高的單品,不少熱銷單品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元。不過,馬面裙銷售火爆,卻成了馬面裙生產企業幸福的煩惱。
浙江嘉興海寧市許村明基布藝廠總經理張明強表示,每天源源不斷的訂單讓他感覺很幸福,但做不完的訂單又讓他很苦惱,目前還欠客戶3萬多條馬面裙訂單。馬面裙從面料加工成成衣,最快用不了2個小時,但即使是這樣的工作效率,企業現在的產能也滿足不了當下馬面裙訂單需求。
![]()
圖為店家在幫顧客試穿馬面裙
據上觀新聞,如今,一些專營馬面裙的店鋪業務量龐大,一場直播賣幾十萬件并不稀奇。大批量生產降低了銷售價格,馬面裙的售價確實這幾年在走低,有了大商家,也會拉低其他店鋪的定價。90后漢服設計師孟玥岑也在關注馬面裙市場,在她看來,這個市場離完全爆發還有很大空間,它的頂點可能還遠遠沒有達到。
現在的漢服市場,一種是設計師開店,以設計為中心,需要打磨的時間比較長;一種是服裝公司,以上新節奏為主,設計師的時間有限,款式相對中規中矩。孟玥岑說,目前的漢服圈只有鳳毛麟角的幾個商家,從設計到宣傳運營、銷售,上下游的資源都比較充分,資源沒這么多的小店,發展到這個階段會有些為難,到底該把精力更多放在哪里,是設計呢?還是直播或是擴大生產規模。不過,以馬面裙為代表的漢服市場的擴大,對大小商家一定都是好事,設計沒有捷徑可以走,希望市場更多元化,產生更多有特色的工藝。
隨著訂單紛至沓來,數碼印花、高速繡花等新配套、新產能開始落地。今年,新店鋪開業如雨后春筍,僅大集鎮、安蔡樓鎮及周邊鄉鎮的數碼印花廠就超過100家。目前,曹縣有漢服上下游企業2186家、網店12797個,從業者近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