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流蘇發簪、團扇、抹茶虎符——長安城里國風“吹”
國風二字,源于《詩經》。其中,《風》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十五個諸侯國的民間歌曲,又稱國風。
而今天的國風,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答案,國風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標準。
國風是如今馬面裙的盛行,還是新中式服飾的爆火?是人文與飲食的結合,還是帶有傳統元素的文創?是一代人從小到大的記憶,還是意境典雅的改編音樂?
喜歡漢服也喜歡拍照 國風永不過時
流蘇發簪的頭飾,唐妝精致的花鈿,色彩鮮艷的襦裙,手工刺繡的團扇……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嘛,一輩子至少得來一趟,這次來主要是想要帶小孩子們歷史啟蒙。記者在大唐不夜城見到了來自安徽的李女士帶著兩個6歲的小朋友,兩個小孩子身穿成套的精致漢服,路過的行人拿出手機給孩子們拍照,她們都會拿好扇子,擺好造型,帶上笑容配合。
想帶小朋友們來看兵馬俑、穿漢服拍照,所以專程計劃來到西安,到西安來就是要拍一些符合當地特色的照片嘛。李女士表示自己其實還好,但是兩個小孩子特別喜歡國風,平時學校里有些活動會有國風的元素,所以小朋友耳濡目染慢慢地就喜歡上了。
衣服是我們租的,小朋友是188元一套服飾加妝造,24小時以內還回去就可以。李女士告訴記者,大人的服裝和造型比孩子們復雜,相對的價格也會稍微貴一些,她們明天歸還了衣服以后打算穿自己帶來的漢服。
就想著來西安穿漢服拍照留念,因為平時也沒什么機會接觸到這些,這次正好體驗一下,留個紀念。李女士一年會給孩子準備一到兩套傳統服飾,因為她們特別喜歡,雖然天氣轉陰天色昏暗,但幸好選擇了顏色鮮艷的服飾,拍出來的照片家長和孩子們都很滿意。
西安就是最具中國風的代表城市了
我每天都在網上看什么毛筆酥啊,大雁塔雪糕啊,西安可饞‘死’我了。98年的陳瀟和男朋友小徐是專程從南京來到西安的。平時就對國風和傳統文化頗有興趣的陳瀟,從幾年前就對西安充滿向往,而這一次春晚的播出更是堅定了她來西安的決心。
我平時就對國風的一些東西很感興趣,也喜歡去穿漢服買一些文創之類的,我覺得西安是現在很有中國風的代表城市,所以我們就來了。陳瀟告訴記者,像西安本土的奶茶品牌包裝就很特別,上面印有長安八景的紙杯讓她很想全部收集起來。
不光是奶茶,還有‘毛筆酥’和‘妃子笑’,看網上說筆墨紙硯都是能吃的,這一次我一定要都去試試。平日里就對古風熱愛有加的陳瀟,這一次準備把它們一網打盡,兵馬俑的俑氣雪糕、陜歷博的抹茶虎符、鐘樓造型的茯茶磚塊,都在陳瀟的愿望清單里。像這種可以吃的文創,讓我感覺把歷史‘吃’進肚子里了,自己也是個文化人了。她一邊笑著一邊說。

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能把國風傳統的文化跟飲食結合在一起,真的特別有創意,西安真的是太酷啦!小徐表示無論是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還是獨具匠心的餐品,都將游客直接帶入盛世長安,濃郁的陜西特色和文學氣息撲面而來,不僅有趣而且美味,使得食客們絡繹不絕。
國風音樂的魅力 就是能把普通的一首歌變好聽
國風音樂是我從小聽到大的,周杰倫就是我小時候的啟蒙老師。小唐是說唱音樂的忠實愛好者,今年24歲的她,從小學開始就深受中國風音樂的熏陶。
國風音樂就是比較偏中國風方向的,比方說之前那個《芒種》《紅昭愿》,大家可能不知道名字,但是那個歌一放出來肯定都聽過的。作為國風歌曲的骨灰級愛好者,小唐表示加入古箏、編磬、箜篌等的中國傳統樂器,給本身單調的編曲帶去典雅傳統的意境,蒙上了一層充滿神秘和文化的濾鏡。
就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最早受到中國風的啟發,就是從周杰倫開始的,然后慢慢地才演變成最近這些年很火的國風音樂,中國風說唱什么的。小唐表示包括一些跟文旅相關的,它的衍生音樂也是諸如此類的國風歌曲,就是在歌曲里面去加入一些文言文或者古語的表達方式,或者融入一些詩詞類的內容。
《孤注一擲》其中有一個片段在社交媒體上特別火爆,就是王傳君拜佛的那個畫面,配樂就是《精衛》的古風版,特別好聽,我天天聽。小唐告訴記者,《精衛》本身是一首搖滾風格的歌曲,但是在影片中注入了國風的元素,改編使得歌曲變得更加傳神有韻味,在聽眾中也引起了巨大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