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稱之為馬面?穿戴馬面裙有什么講究?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現如今一種中式服裝再次進入到大眾的視野,甚至一度成為女性朋友追捧的服飾之一,這種中式服裝就是馬面裙。
作為我國古代的傳統服飾,沒想到在現代再次得到大家的青睞,而且還在短時間內迅速打響知名度,并且在各大網絡平臺刷屏很長一段時間。
那話說這馬面裙究竟是什么來歷呢?它為何會被取以馬面這樣的名字?如果要是穿著這種服飾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這些你都知道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馬面裙是怎么誕生的,縱觀各國的服飾都有一定的演變過程,極少是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在借鑒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創新,這才有了一代代的服飾特點。
反觀馬面裙也是如此,它最早借鑒的是宋代的旋裙,這種服裝主要是為女子設計的,設計的初衷是方便女子騎馬。
這種旋裙有些類似我們現如今家庭中用的圍裙,只不過它這個是兩片式的,可以包裹著身體,既能保護女子的身體隱私,又方便日常的騎馬外出,可謂是一種功能性服飾。
等到后來,旋裙的樣式得到改進,這便逐漸有了馬面裙的形制,而且工藝也越來越復雜,甚至還與織金工藝相結合,打造出獨特的服裝款式。
作為一種時尚且便于出行的女性服裝,馬面裙得到了很好的延續,直至明清時期也仍然是常見都服飾款式,只不過隨著制作工藝的更新升級和簡化,平民百姓穿的馬面裙沒有那么復雜。
那話說為何要取馬面這個名字,挺好看的服飾怎么不取其他好聽的名字,類似月華裙、花間裙、鳳尾裙等等,這樣的名字豈不是更高雅,更讓人喜歡?
其實起這樣的名字主要和馬面裙的外觀和款式形制有關,它可與馬沒有直接關聯,而是和古代建筑工程有關。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各國邊境或者是城墻以及城池旁都會建有特別突出的塔樓式建筑,它類似我們看到的長城,其作用肯定是抵御外敵入侵,保護城池安全的。
除此之外,在城墻正面以及兩面都會有突出來的一部分城墻,這部分特殊建筑叫做敵臺,因其形狀和馬的臉型類似,所以又稱馬面。
其功能是為了便于攻擊墻底進犯的敵軍,要是從遠處看去,這樣的建筑風格和馬面裙的形制結構有些類似。
更具象化來說就是有點百褶裙的樣子,一層挨著一層,只不過馬面裙沒有像百褶裙那么多褶,反倒是干凈簡練。
一般馬面裙為兩片式,前后為光面,左右兩邊會有打褶的工藝處理,當然,這種只是很普通、很傳統的一種款式,在各朝各代都有一定的創新和改進,款式也存在些許差異。
不過總的來說,大致的款式和版型還是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畢竟設計馬面裙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女性日常騎馬出行,如果弄得過于繁瑣豈不是違背了初衷,也降低了穿著舒適度。
回到現在來看,馬面裙的設計和制作已經和明清時期的馬面裙有一定區別,首先就是從工藝上來看,很多刺繡工藝被簡化或沒有之前那么精致。
比如盤金繡、貼布繡等等,現在的一些馬面裙已經不具備,外觀的圖案可能都是標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其風格特點已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當然,現代工藝也并不是不好,有些刺繡工藝和燙金的設計還是很有特色的,而且款式也得到了更新,更貼合當下女性的體型特點。
那如果說你有想穿馬面裙的想法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呢?在這之前你需要明白馬面裙屬于中式服飾,而是古裝類的。
所以在搭配和穿戴方面也要盡可能貼合這樣的服裝設定,絕對不能穿戴過于現代的服飾和首飾等等。
可以搭配簡單的白色襯衫,或者是專門的宮廷風的白色上衣等等,與此同時,要是天氣寒冷的話還可以搭配古風小眾的設計感針織衫。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弄個盤頭,帶上發簪,那走在街上你就是最颯最酷的穿搭女王,同時也會成為回頭率最高的一款。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馬面裙的材質或者是圖案設計不太能接受機洗,而且很多馬面裙過長,容易拖地,這對女子身材和身高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家在穿著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這些細節的。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