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福建游神……這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太上頭了!
這幾年,國風成了年輕人備受追捧的心頭好。古風音樂、國潮服飾、非遺文化,如旋風般席卷年輕人的消費市場。
馬面裙成了龍年的爆款新年戰袍,作為全國最大漢服生產基地的山東曹縣一個春節狂賺3個億,這潑天的富貴讓曹縣接住了。
來源:央視網-朝聞天下
今年春節,火出圈的不只是曹縣馬面裙,還有福建游神。哪怕過了正月十五,游神的熱度依舊不減,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各大熱搜榜單,某短視頻平臺的話題播放量更是超過了73億次。
來源:微博@圖數室
何以火出圈?年輕人讓傳統文化更潮了
刷短視頻好像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茶余飯后的標配。
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的快餐文化,更獵奇、更吸引眼球的視頻逐漸占據了年輕人的目光。
而那些科普、健身等干貨卻在收藏夾里吃灰,在收藏了就等于學會了的心態下,繼續沉浸在短視頻當中無法自拔。
初看短視頻是殺掉時間利器,細看短視頻是一劑讓人無意識揮霍時間的迷魂藥。
短視頻的藥勁過后,等回到現實,原來的欲罷不能,換來的往往是空虛與乏味。
厭倦了短視頻的年輕人,開始把目光聚焦到傳統文化。我們有5000年沉淀的傳統文化,不僅有趣,有歷史,有文化,有儀式,有講究,而且不膚淺,不浮躁,不乏味。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見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春節的熱鬧氣氛中,曹縣的馬面裙不僅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也讓更多年輕人對馬面裙背后文化產業興趣盎然。
大集鎮上的400個馬面裙返鄉創業大學生,通過電商平臺,將馬面裙打造成了春節的熱銷商品,將這一傳統服飾推向了全國市場。
春節前最忙碌時,有些店鋪一天要打包2000件馬面裙,五六個工人每天光干打包一件事,大家直喊手酸,鎮上藥店的膏藥貼都賣脫銷了!
他們這些年輕人的努力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也讓馬面裙成為了節日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近日,邯鄲辦了一場熱鬧的叢中花會,在眾多表演者中,一位15歲女孩扮演的小觀音,在網上迅速爆火。
來源:小紅書@艷姐說事
視頻中的小觀音非常吸引眼球,圈了一大波粉,網友們紛紛留言,
這樣的臉高級大氣耐看
不光是國泰民安臉,簡直是福佑中華臉
突然感覺回到了西游記一樣,美且有自己的特點
……
隨著小觀音火爆出圈,邯鄲的叢中花會也獲得了眾多網友關注,走出家門參與到活動中,可以說,小觀音成了非遺文化的傳播使者。
除了邯鄲叢中花會的小觀音,最近網上各種火爆的民俗熱點百花齊放,甘肅社火醉關公、潮汕英歌舞、揭陽舞獅女孩等年輕人讓傳統文化更潮了。
在這些熱門視頻中,我們看到了舞獅女孩對傳統民俗天真質樸的熱愛,看到了英歌舞少年把古老非遺推至全網頂流的熱忱,最令人動容的,是這些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追隨。
文化的生命在于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靠年輕人,要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文化傳承的生力軍,為傳統文化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和新潮力量。
萬物皆可改!爆改的風吹到了這里
今年,除了國潮這一關鍵詞外,爆改也成了新的流量密碼。
現在的年輕人腦洞越來越大,他們的創意與熱情,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煥發出現代魅力。不僅傳承了經典,更讓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這種文化充滿了創意、想象的精神,能夠激發出年輕人無限的激情和創造力,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
要問今年過年最強氣氛組是誰?那一定非福建游神莫屬!
全國人民都上班了,只有福建還在咚、咚、咚。
咚咚咚其實是短視頻平臺上的網友對福建非遺民俗活動游神的代稱。因為短視頻上的游神經常配上咚咚咚的魔性背景音樂,許多非本地的網友直接將福建游神稱為咚咚咚。
福建游神徹底火出圈了,以前只是自娛自樂,現在全國人民都來看。
在很多人感嘆年味兒淡了,但福建的年輕人卻把老民俗過出了新年味兒。
來源:小紅書@香農
雖然這是一項有400多年歷史的古老民俗活動,90后、00后的年輕人接過接力棒,扛起大梁。
有人打趣說:現在的游神是‘80后’出錢、‘90后’管理、‘00后’出力。
00后林濱是新版神將形象的設計者之一。‘刻進骨子里’的文化傳承使命感,讓林濱一直想創新設計一尊神將形象。
但面對傳統神將形象的爆改,無論是設計新形象,還是耐心說服老一輩人接受這種創新,找雕刻臉譜、加工服飾上的刺繡圖案等手藝人制作,從設計到成品用了大概兩年。
90后女孩林雅婷是厚福游神的鼓板隊領頭鼓手,小小的身軀在直徑近3米的鼓板面前,毫不露怯,揮氣鼓槌,英姿颯爽,氣勢如虹。
以前老人說女生不能打鼓、不能挺神,但她覺得年輕人就要敢于打破陳規,踴躍參與其中。兩年前,她將熱愛民俗的年輕人召集在一起,成立了興龍社,跟隨老一輩的步伐,將打鼓板、挺神將等傳統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春節間,興龍社門庭若市,許多慕名來學習打鼓、體驗挺神將的年輕人。
不僅如此,實際上陣挺神的也是年輕人,扮演小太子、小馬夫的挺神將,年紀最小的只有4歲。
高高在上的神,在年輕人的口口相傳中,也有了平易近人的人設:
愛美宅男趙世子、愛抽華子的弟控張世子、控糖達人媽祖、威嚴的華光大世子反差的背后其實是QQ糖控、愛看電影的順天圣母陳靖姑……
不止福建游神,廣東潮汕的女子英歌隊也是又美又颯,被花木蘭的笑容甜到了!
與以往看到的男子英歌隊扮演的水滸英雄不同,今年爆改成了新的中華戰舞。
來源:微博@全國少工委
女子英歌隊表演的花木蘭從軍和穆桂英掛帥,身著紅衣和綠裝,柔中帶剛的演出引來了全場的陣陣歡呼喝彩。
年輕人爆改的花式過春節,以一種新的姿態和方式,傳遞著不變的情感與溫暖。
這一刻看到了傳承的意義,當代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
在互相包容與欣賞下,傳統和新式的節慶方式互通有無,并行不悖。
正如同每一代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春節記憶,這一代人也通過無數腦洞的新方式,重拾了年味兒。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283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