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在滬發布
要說什么是當下的國風頂流,融合傳統與時尚的馬面裙正成為大家追捧的心頭好。那么馬面裙的歷史究竟有多悠久?歷經怎樣的變化?其中凝結著中國古人哪些制衣智慧與美學風尚?5月17日,由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在滬發布。該書運用文獻、圖像和實物,從馬面裙的名稱溯源到形制流變全面探索這一經典服飾。
《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書影
作為國內第一部馬面裙學術專著,《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首次從中國傳統色彩角度展開體系化研究,歸納198種中國傳統色分類,制成華彩·國色色卡第一版;系統梳理目前各明墓出土的馬面裙類型,形成文物名錄;106件馬面裙實物詳情,200張高清紋樣結構細節圖,真實再現馬面裙之絕美。
馬面裙是中國傳統服飾從傳統走向當代,從博物館、書本走向大眾日常生活和時尚的一個經典代表款式,展現出最具中國特色的時尚新風潮,因此我們選擇馬面裙作為《中國最美服飾叢書》的第一本,它的出版是我們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轉化與發展的有益嘗試。東華大學出版社陳珂說,該叢書將在中華傳統服飾美學方向持續深耕,從具體傳統服裝形制和配件出發,如云肩、挽袖、褙子、襦裙等,帶領讀者一步步體味藏在中華傳統服飾中的東方美學。
馬面裙是中國傳統服飾中十分經典和極具代表性的款式,其歷史源遠流長,外觀獨特,工藝精美,功能合理,凝聚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美用一體、以文載道的人文思想。該書作者、東華大學校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賈璽增介紹,這里的馬面并非馬的臉,而是指敵臺、墩臺、墻臺,最早見于《墨子》中的《備梯》與《備高臨》,因外觀狹長形如馬面得名。它是探出城墻的一個T型結構,可與城墻形成角度,以便消除城下死角。馬面裙的裙門就跟這種馬面的形狀特別像。
廣告《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身穿馬面裙的后妃
《2024抖音電商女性消費趨勢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該平臺新中式服飾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95%,漢服訂單量同比增長336%,其中馬面裙訂單量同比增長841%。馬面裙不僅受到傳統服飾和漢服愛好者的喜愛,亦在國際時尚舞臺被西方時裝品牌和設計師們重視和追捧。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包銘新表示,馬面裙是中國古代裙子長期發展的結果和產物,稱之為‘中國最美服飾之一’實至名歸。
該書有AI賦能加持,讀者通過手機掃描圖書版權頁上的二維碼,不但可以獲取出版社附贈的馬面裙相關講座視頻,更可以與該書的AI智能知識助手進行互動問答,讓本書真正成為關于馬面裙的掌上知識庫。
與此同時,由上海紡織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東華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 衣生萬物 傳統重構——五色華彩馬面裙展覽,也將于5月18日至7月18日在上海紡織博物館三樓專題館舉行。
衣生萬物 傳統重構——五色華彩馬面裙展覽現場。 圖片均為東華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