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穿馬面裙的女孩為什么越來越多了?
馬面裙堪稱開春第一裙。
此前,400名大學生回曹縣小鎮賣馬面裙登上熱搜。作為中國主要的漢服生產基地之一,山東菏澤市的曹縣,隨著今年馬面裙的爆火,迎來了一場潑天的富貴。
據報道,從年前開始,截至今年2月,曹縣生產的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面向全國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元。有曹縣漢服馬面裙商家稱,過年期間線下銷售額翻了幾十倍,線上單個直播賬號也能有日均20萬的銷售額。
春節過后,馬面裙熱度不減,成為不少人日常逛街、通勤的時尚單品。
圖源:圖蟲創意
那么,馬面裙是怎么火起來的?為什么這么多漢服款式里,馬面裙出圈了?曹縣又是怎么接住這潑天富貴的?
馬面裙的講究
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平時說的漢服,并不是指漢朝的服裝,而是漢族人的民族服裝,更為注重漢人這一民族屬性。舉例來說,旗袍由滿族的袍子演變而來,雖然屬于中國傳統服飾,但并不屬于漢服。
我們說的馬面裙,是漢服的一種,通常是指兩側裙脅打褶,前后里外四個裙門兩兩重疊,有裙腰與系帶的下裳。
馬面裙基本結構圖|圖源:參考資料[1]
因為里外兩個裙門沒有縫合,容易走光,所以穿馬面裙時里面還需要加一條褲子或襯裙。
而這種穿起來前后開衩的結構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旋裙。旋裙是為了方便宋代女子騎驢而設計的一種開胯之裙,其裙片能夠分開,圍合時則呈現矩形結構,表面平整。此后旋裙融合了褶裙,在裙脅兩側增加褶裥,增加了裙擺的活動空間,奠定了馬面裙的基本結構。
至于馬面裙為什么被稱作馬面,學術界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事實上,馬面裙這一稱謂在近代以后的著作中才多有出現,古籍文獻中僅有馬面馬面褶等詞匯,而沒有明確的名詞界定。
目前最被廣泛接受的說法認為,馬面通假碼面,是指古代用于軍事防御的墩臺。墩臺高聳突出,兩側有高低起伏、形似裙褶的防御墻,而墩臺的長方形外立面,則與中間裙門形成的光面相似。也就是說,馬面裙還是碼面裙。
此外,現在市場上受歡迎的馬面裙大多是一片式的,部分是兩片式的。其實明代乃至清初的馬面裙也幾乎都是一片式的、兩聯共腰式馬面裙,即共用一個腰頭,由左右兩聯裙幅交疊在身前形成前馬面。直到清末,將兩片縫合成一片,但仍然保留有裙門結構。
現在大家穿的馬面裙,主要還是以明代的款式為主。
明代馬面裙和清代馬面裙的形制并沒有太大變化,區別在于褶的樣式以及紋樣制作、色彩的不同。
褶的樣式上,明代馬面裙將矩形布料折疊成褶裥,裙脅的褶子大且是活褶(在外力作用下能夠伸開的褶子);而清代馬面裙則是用三角形或梯形面料直接拼接成裙,并用緞帶細條(襕干)縫合裝飾,此時的褶為固定的死褶。
上圖為明代馬面裙,下圖為清代馬面裙|圖源:參考資料[2]
紋樣制作和色彩上,明代馬面裙會使用本身織有圖案的織錦來制作,而清代馬面裙則通常使用各種純色緞面拼縫而成,再繡上不同的圖案,且大多數都集中在膝蓋以下的裙擺上。
明代馬面裙樣式簡樸、色彩素雅、紋飾簡單,行走間顯得沉靜淡雅;清代馬面裙則追求繁復的紋樣設計和豐富鮮艷的色彩組合,還注重裙門和裙脅的裝飾,每一個細褶或襕干上可能都有精致的花紋裝飾,顯得華麗富貴。
總而言之,明代馬面裙相對來說沒有那么煩瑣和夸張,改良之后可能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需要。
馬面裙是怎么火起來的
提起馬面裙,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2022年7月迪奧新品被質疑抄襲馬面裙的事件,這讓不少人開始了解到馬面裙。
同年11月,演員徐嬌身穿馬面裙走上金雞獎閉幕式紅毯,再度引發熱議。2023年,徐嬌又多次身穿馬面裙出圈,其兼具古典和時尚的穿搭受到關注。
圖源:微博
后來火遍全網的福建泉州簪花又為馬面裙提供了一波流量,不少網友簪花拍照時都喜歡搭配馬面裙。
圖源:視覺中國
2023年11月,楊冪身穿馬面裙現身機場,引發了網友對其穿著是否規范的爭議,馬面裙的熱度依然只升不降。
楊冪穿馬面裙現身機場|圖源:微博
今年春節,關曉彤身穿明制馬面裙站在2024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表演以中國傳統紋樣為主題的節目《年錦》。
右邊第一位為身穿明制馬面裙的關曉彤|圖源:微博視頻截圖
可以說,馬面裙能夠火起來離不開明星和網絡博主的宣傳,長期的造勢使得馬面裙的知名度和普及度在今年春節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
此外,馬面裙能夠在眾多漢服款式中脫穎而出,除了順應潮流,還因為其適合混搭,不挑身材且對妝造的要求較低。
阻礙很多人穿漢服上街的一大原因,是日常妝造撐不起隆重的整套漢服,但馬面裙能夠很好地融合現代與傳統元素,除了傳統上衣,合適的襯衫、T恤以及毛衣等,還有大衣外套,都可混搭馬面裙,而不會顯得過于華麗和另類。
其實相較宋制的百迭裙和旋裙,馬面裙不算日常,通勤時容易因為裙長帶來種種不便。
不過也正因為有明顯的漢元素,與現代服飾混搭后既好看,還不會像素面的裙子一樣低調,反而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而且,馬面裙對于身材的要求較低。傳統馬面裙穿法是衣掩裙(即較長的上衣不扎進裙子里),遮肉顯瘦效果極佳,更適合腰臀比大或腿粗的人;而混搭后裙掩衣的穿法則適合有腰身、較瘦的人,搭配腰帶腰封更顯高。對于個子較矮的人來說,可能會擔心駕馭不了馬面裙的裙長,這時就可以選擇比較友好的八分長的款式。
為什么是曹縣?
馬面裙的爆火讓曹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作為山東的一個小縣城,曹縣為什么能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被戲稱為宇宙中心的曹縣,以演出服起家,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演出服70%都出自曹縣。曹縣做演出服的傳統,一個原因是其所屬的菏澤市,是著名的中國牡丹之都和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十多年的演出服產業發展,讓曹縣形成了系統精細的市場分工。在曹縣的產業集群中,配齊了制版、布料、裁剪、印花、縫制、成衣等,提升效率的同時又降低了成本。
到了2017年,漢服市場逐漸開始繁榮。于是曹縣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發展漢服產業。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張龍飛曾向濟寧新聞介紹,2023年,曹縣漢服產業帶動就業人數達10多萬人,銷售額達70億元。曹縣共有漢服企業2282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2053家。
十幾年培養出的商業直覺和累積的服裝制作經驗,讓曹縣人在今年馬面裙的熱潮之下,能夠迅速抓住商機,調整產業方向。據了解,約40%的曹縣商戶過年沒有放假,銷量比平時翻了兩番。
除此之外,曹縣人也意識到,除了保障馬面裙的質量,不斷進行創新和文化融合,才能緊跟市場潮流,帶來源源不斷的銷量,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資料:
[1] 祁姿妤.史更幾興廢,物華常流傳——馬面裙的始末、解構與重組[J].藝術設計研究,2015,(02):84-93.
[2] 曹雪, 王群山. 從開衩旋裳到羅裾擷芳——馬面裙的發展歷程[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 2 (10): 108-110.
[3] 包銘新, 高冰清. 論晚清民國時期圍系之裙到套穿之裙的演變[J]. 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01): 1-7.
[4] 楊景壹, 張佩. 馬面裙的歷代形制演變探析[J]. 紡織報告, 2022, 41 (08): 126-128.
[5] 馬穎.演進與興替——傳統馬面裙的發展流變秩序[J].中國藝術,2023(06):82-89.
[6] 周星, 楊娜, 張夢玥. 從漢服到華服:當代中國人對民族服裝的建構與訴求[J].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9, 33 (05): 46-55.
[7] 邢婷. 馬面裙爆火為何在曹縣意料之中[N]. 中國青年報, 2024-02-29 (007).
[8] 濟寧新聞. 馬面裙爆火!宇宙中心曹縣又出圈,柯橋老板也忙壞了. 2024.
[9] 南方都市報. 網紅曹縣簡史:流量狂歡背后被外貿與電商重塑的小城格局. 2021.
[10] 大眾網.這就是山東·菏澤|曹縣:村莊里的電商盛事.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