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國潮時尚從一套馬面裙開始
穿新衣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今年,穿漢服拜年、游玩成了春節期間的亮麗風景。而漢服中馬面裙,兼具古典和現代的簡約美,也能匹配當代年輕人的大眾穿著需求,讓馬面裙成了今年中國風穿搭時尚的爆款。
春節期間,在河南洛陽的天街新春盛會正在精彩上演。在現場,隨處可見身穿馬面裙等漢服的表演者和游客。
在山東曹縣,春節期間,一場場華美大氣的漢服表演再現千年風華。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以前,穿漢服的更多是漢服愛好者,現在像馬面裙這樣的漢服款式越來越日常,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新春戰袍馬面裙走俏春節市場
今年春節,新春戰袍馬面裙帶動了一波傳統文化消費熱潮。馬面裙到底有多火?記者走訪了馬面裙的生產和銷售企業。
山東曹縣是我國的漢服生產銷售基地之一,一年的漢服銷售額超70億元。今年,在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元。
多個電商平臺的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漢服的搜索量暴漲,其中,馬面裙成為漢服品類下熱度最高的單品,不少熱銷單品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元。不過,馬面裙銷售火爆,卻成了馬面裙生產企業幸福的煩惱。
張明強告訴記者,每天源源不斷的訂單讓他很幸福,但做不完的訂單又讓他很煩惱,目前還欠客戶3萬多條馬面裙訂單。
總臺央視記者 張道峰:在嘉興許村這家馬面裙生產企業,從馬面裙的面料到馬面裙的成衣,最快不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但即使是這樣的工作效率,企業現在的產能也滿足不了當下馬面裙訂單需求。
擴大產能成了張明強當前的首要任務,他告訴記者,最近他們上馬了新款激光切割設備,持續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效率。與此同時,購置設備、招聘員工都在進行中,爭取春節假期結束后在最短時間內讓產能提升3倍,努力滿足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
傳統家紡小鎮迎來新機遇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一匹布才能成一件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下用于生產馬面裙的布料——提花面料也成了香餑餑。火出圈的馬面裙也讓中國的一個傳統紡織小鎮,迎來了新機遇。
當記者來到浙江嘉興海寧許村鎮的這家布料生產企業時,廠房里所有設備都在開足馬力,24小時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合作的好幾個客戶,由于面料產能緊張,在正月十五前都沒有面料可以生產馬面裙。
擴大產能是當地不少企業的當務之急。這家布料生產企業,新購置的提花面料生產設備正在安裝調試,將在春節假期結束后投入使用。
許村是一個家紡小鎮,擁有多個非遺織造技術。就在去年上半年,這里還在以生產窗簾布、沙發布為主。讓人們沒想到的是,馬面裙的火爆讓傳統的家紡產業迎來了新機遇。
除了生產馬面裙布料,當地企業還在生產開發國風服飾面料。馬面裙引領的中國風時尚新潮流,也受到海外消費者的喜愛。
海寧市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曹咬強:這款面料主要是供應在意大利市場上,這個色系的面料主要供應在美國市場上。現在隨著整個中國國潮風的流行,特別是在東南亞市場,他們每次下訂單都是60萬米、80萬米。
如今,許村鎮已有100多家企業生產馬面裙面料,日產量達3萬多米,當地正以馬面裙作為突破口,把中國風作為紡織產業發展的新方向,走出一條傳統與時尚融合發展的轉型之路。
什么是馬面裙?
馬面裙是明清女性的主要裳服。馬面,原指城墻上凸起于墻面外側的部分。正面為高而寬的平面,兩側向后折,主要用于加強防御,攻擊墻底敵軍。
馬面裙,由馬面和褶裥組成。裙子的前后里外有四個裙門,兩兩相疊。兩側有褶,正面沒有褶。穿戴后,從遠看裙身正面與兩側的打褶結合,與城墻馬面的建筑結構十分相似,因而得名馬面裙。
馬面裙形制圖
當時,廣大女性發現穿上馬面裙后,勞動、騎驢、騎馬等都非常方便,馬面裙因此成了各階層都在追逐的時尚潮流單品。
實用百搭!馬面裙穿搭玩出了新花樣
明代馬面裙不僅時尚潮流,而且實用百搭。在明代的夏季,一襲長衫,搭配馬面裙,再套上一件清爽的馬甲,一套時髦穿搭就完成了。
在《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大量宮人穿著純色馬面裙。(明 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國家博物館藏)
如今,新中式穿搭走紅,馬面裙穿搭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上班、逛街、吃飯等場合都能穿。
市面上的馬面裙大多分為有孔的和無孔的,有不同的穿法、穿搭更是玩出了新花樣。系帶有各式各樣的系法:雙蝴蝶結、后交叉結、一字結、單耳結……混搭不同上衣,風格更是千變萬化:T恤+馬面裙、襯衫+馬面裙、開衫+馬面裙、衛衣+馬面裙……
明清流行的馬面裙被穿在當下追趕時髦的年輕人身上,這是中式美學的傳承,也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交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